·这是第 5392 篇原创文章,有 6k+ 字·
·秦朔| 关注秦朔微信朋友圈ID:·
生命无休止的循环,就叫做义。
对于优秀的中国企业来说,时代正在发出新的召唤。
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突出、创新引领、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2022年10月16日,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今年3月16日,《关于公布世界级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在国资委官网发布。
近日,在青岛啤酒120周年庆典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青岛啤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提出,青岛啤酒集团要以“除了我谁还敢干”的责任精神奋进新征程,以“争创一流、夺旗夺旗”的拼搏精神奉献新时代,谱写全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新篇章。
回顾中国企业史,既有百年历史又充满青春活力的企业屈指可数,若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算起,存续至今的也就只有江南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滦煤矿、汉阳铁厂等工业企业,以及青岛啤酒、烟台张裕、云南白药等消费品企业。
他们诞生于民族危难的动乱时期,用一个多世纪的坚守和奋斗,见证了中国工业由贫穷落后到拥有世界最大、最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历史进程。
而对于青岛啤酒来说,它的稀缺性在于,它不仅是一个百年中国企业的代表,更是一个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2002年5月,时任香港财政司司长的梁锦松在一场两地交流会上说:“外国人认识中国通常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另一个就是青岛啤酒。”巧合的是,孔子和青岛啤酒都诞生在山东。
拥有120年历史的青岛啤酒,不仅是一个行业、一座城市的重要符号,更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象征,既是经济的,更是文化的。
因此,青岛啤酒200周年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盛事,更是中国商业文明进步的一个辉煌成就,值得庆祝,也值得探究。
百年民族命运
1903年8月15日,在青岛登州路56号,英商和德商共同投资40万墨西哥银元,创办了德意志啤酒公司青岛有限公司,次年10月建成投产,一位名叫汉斯·克里斯汀·奥古斯特的德国酿酒师成为青岛啤酒最早的酿造者。
依靠1893年德国开姆尼茨机器厂设计制造的全套生产设备、从德国运来的木桶、7吨重的发酵罐,以及青岛当地的水源,刚刚起步的青岛啤酒很快发展成为亚洲最先进的啤酒厂之一。德文版的《青岛及郊区指南》写道:“让啤酒爱好者非常高兴的是,德国啤酒厂在1904年底开业后,生产出来的啤酒非常好。”
1906年,青岛啤酒在慕尼黑国际啤酒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
啤酒刚传入中国时,没有中文名,德国叫Bier,英国叫Beer。二者发音中都有“皮”的音,所以有人叫它“皮酒”。青岛人认为这种饮料清爽可口,又利于健脾消食,便称之为“皮酒”,后来又把“皮”改为“啤酒”。1922年,《青岛概况》一书出版,“啤酒”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
1945年抗战胜利后,青岛啤酒才真正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今天在青岛啤酒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1947年拍摄的青岛啤酒广告片,片尾的广告词是青岛啤酒“不但无害,而且有益健康”。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产品广告之一。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国营青岛啤酒厂成立。
当时,中国啤酒花全部依赖从美国进口。1950年,青岛啤酒进口啤酒花的成本占到全年啤酒净成本的21%。为摆脱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关键原料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青岛啤酒成立了“攻坚小组”,在崂山县李村创建了32亩啤酒花生产试验地,成功培育出新中国第一株啤酒花“青岛大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国家工作繁重,急需外汇,从1954年开始,青岛啤酒就开始大量出口,长期以来,其创汇额占行业的98%,超过国家出口创汇的1%。
1964年,青岛啤酒厂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啤酒操作方法——《青岛啤酒操作方法》,成为行业的国家标准。当年,轻工业部在唐山召开第五次全国酿酒会议,提出“啤酒行业要学习青岛啤酒”,并部署在全国推广该操作方法,提高全行业的技术水平。
1980年9月,青岛啤酒厂通过补偿贸易从日本引进了一套年产1万吨的啤酒罐装生产线,这是中国第一条罐装生产线。
1981年,国家批准投资4551.62万元推进青岛啤酒10万吨扩建工程,于1986年8月建成投产,年产量在行业内首次突破10万吨。
1991年,青岛啤酒厂举办了首届啤酒节,如今啤酒节已逐渐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啤酒节和青岛一张闪亮的名片。
1993年7月15日,香港交易所交易大厅里飘荡着啤酒的香气,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只在香港上市的内地H股(国企股)。时任香港证监会企业融资部助理总监的史美伦后来评价说:“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杯啤酒竟然开启了国企在香港上市的伟大时代,谁也没有想到,国企上市将推动香港从一个区域性金融市场跃升为世界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
经过30年的市场沉淀,青岛啤酒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啤酒企业,还把中国啤酒和中国文化带到了120个国家,被誉为“舌尖上的外交家”。
傲然迈入新时代的青岛啤酒,拥有中国酿酒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这片科技研发高地书写了数个“第一”和“唯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正驱动这家百年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并在行业内率先推行私人定制。
2021年3月,世界经济论坛授予青岛啤酒全球首个啤酒饮料行业“灯塔工厂”。
如今,青岛啤酒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愿景,以“创造生活幸福”为使命,以“好人酿好啤酒”为百年座右铭,正加速快乐、健康、时尚三大业务板块和新兴业务融合发展,打造多业态深度连接、优势互补、利他共生的世界一流消费生态。
与国同行,坚守信念,行远前行。昨天,青岛啤酒是新中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参与者。今天和明天,青岛啤酒正加速向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
百年品质
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青岛啤酒不是一家普通的企业。
品质是青岛啤酒与生俱来的基因,是不断强化的信念。每年的4月10日是青岛啤酒的“质量日”,将举办一系列活动,提醒全体青岛啤酒人,青岛啤酒大业以品质为本,必须慎独、以质取胜,确保事业长久成功。
早在1903年建厂时,青岛啤酒就采用了德国的“两段低温、长时间缓慢熟化工艺”,比一般酿酒耗时、成本更高,但长时间自然发酵最大的好处是,让酵母有充足的时间自然生长、自然成熟,挥发更好。
为了高品质,青岛啤酒愿意投入更多。比如麦芽是决定啤酒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啤酒的灵魂。但麦芽在浸泡、发芽、烘干等工序中的水、电、蒸汽综合能耗较高。为了保证产出的麦芽香脆可口,青岛啤酒的麦芽厂一直坚持高温长时间烘烤,哪怕成本比普通麦芽厂高出很多。
品质也是细节的积累。
生产方面,青岛啤酒一直坚持选用国际优质二棱大麦,每5颗精心烘焙的麦芽,就能萃取出一滴麦芽汁精华;酿酒用水有七级处理工艺,50多项检测指标,水质优于山泉水,现场酿酒用水每两小时品尝一次,一只啤酒瓶要冲洗30分钟才算合格,啤酒管道用水冲洗后,要用一吨以上的啤酒冲掉残留的水分,生产所用的压缩空气都要经过细菌检测,使用吸氧材料瓶盖内衬,成本是别人的几倍……
一瓶青岛啤酒出厂前要经过1800个控制点,既有设备检验,也有水检员、麦检员、酒检员的人工评估,每天都在重复。麦芽制造工序有1115个质检点,大麦挑选、浸泡、发芽、烘烤等每个节点都要全程评估。这也形成了一个职业——麦检员,他们必须对香气和口感有极高的敏感度,熟悉各种主要的麦汁风味,对风味的敏感度甚至比进口仪器还要高。
啤酒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即使出厂指标全部达标,喝起来也不一定好喝,怎样才能让啤酒好喝呢?
一方面,青岛啤酒建立了品水、品麦芽、品酒全过程感官评价体系,形成6大类55个评价标准,让难以形容的气味可测量可追溯,让啤酒风味可量化。青岛啤酒曾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就包括“啤酒风味物质图谱技术开发与应用”。经过不断迭代,目前已能实现数百种微量及痕量啤酒风味物质的定量分析。青岛啤酒为每款产品制定了啤酒风格和关键风味指标,如醇酯比、酒花香气物质、麦芽香气物质等。有了这本“啤酒风味图谱”,全国各地工厂的酿酒师们就能借助科技的力量和数字化控制手段,在传承百年酿酒工艺的同时,保证成品品质。
另一方面,由于机器检测对于某些风味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定性判断。每天下午3点,品控部门人员就会聚集在品鉴室,平时不能使用任何有气味的化妆品,也不能吃辛辣食物,每天要品尝30多种物质,包括酿造用水、酒花、工艺产品麦汁、刚下线的啤酒、清洗管道的水、刷瓶的水、瓶盖垫圈用的“开水”,必须用“嘴”把关全过程。
精准的计量加上舌头的品尝,这就是青岛啤酒所说的“理化指标+感官评价,科学+艺术双锁品控”。
好啤酒的背后是“好人”。截至目前,青岛啤酒拥有5位中国酿酒大师,占行业近一半;51人被聘为国家级啤酒评委,占行业45%;2022年,青岛啤酒侍酒师团队在行业最高赛事“全国啤酒品鉴职业技能大赛”50强中占据25席。“品质之魂,在于工匠精神”的青岛啤酒酿酒文化,通过他们的演绎,层层传承。
徒弟胜过师傅。青岛啤酒多年来一直选派员工到德国杜门斯啤酒学院进修。该学院的埃德拉教授说:“一些德国啤酒厂面临着扩大规模和同时控制质量的挑战,但青岛啤酒在质量控制、检测指标和监控系统的应用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青岛啤酒的“质量为本、以质取胜”不仅体现在对原料、工艺、检测等环节追求精益求精,更体现在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原则以及由“以产品为中心的质量”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魅力感知质量”的转变。
2017年,青岛啤酒提出,好的啤酒是“基础品质+特色品质+魅力品质”三种品质的叠加。
2021年,青岛啤酒将“魅力品质”升级为“魅力感知品质”,“基于数字化端到端解码的魅力感知品质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百年青岛啤酒以“产品硬要素体系化打造”与“服务软要素沉浸式体验”为双主线,打通“端到端”供应链,从品质要求、产品创新、技术可控、服务创新、智慧物流、品牌体验六个方面同步实现消费者全链条可感知的魅力品质,并最终转化为公司优质的经营业绩。
例如,为保证最佳饮用温度,青岛啤酒规定啤酒分配器温度应在8-11℃之间,饮用时间应在5分钟内,最佳饮用温度应在10-15℃之间。
比如,保温箱日温度变化必须在1℃以内,冷藏车运输环境必须在0-10℃之间,实时监控车厢温度,超标即报警;每桶生啤酒必须有码,实行智能追溯。
例如在体验场景1903青岛啤酒吧,侍酒师倒啤酒时,必须用1.5L啤酒冲洗啤酒管和啤酒分配器,在玻璃杯上喷洒5℃纯净水,将玻璃杯倾斜45度角,握住杯底1/3,啤酒出口距离玻璃杯内壁的高度固定在3厘米,啤酒泡沫与杯口齐平,高度占玻璃杯高度的1/3。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啤酒的品质更好,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迷人的感知品质”。
120年来,质量就是生命的坚定信念和刻在骨子里、融入行动中的诚信文化,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岛啤酒人战胜困难、奋勇前行的“灯塔”;也推动着百年青岛啤酒在时代大潮中生存奋进,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百年创新
百年企业不仅要有极强的专业积累,更要有引领未来的能力,尤其在当前,领军企业在聚焦现代产业体系的同时,更要通过对未来全球产业布局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根基”。
“我们不能做露营者,也不能做露营者,我们要做攀登者,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再前进到另一个高峰,永不停歇。”黄克兴说。
黄克兴1986年大学毕业后加入青岛啤酒,十余年来,他亲眼见证了青岛啤酒从靠产能扩张“做大”,到靠内涵发展“做强做大”,再到“高质量增长”、“以创新引领行业进步”的全过程。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创新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青岛啤酒虽然已经兴旺了120年,但如果不创新,就会被淘汰,特别是现在淘汰的速度更快。”
从单点创新到整体创新,过去的十年是青岛啤酒120年历史中创新最集中的十年。
从早期仅生产三种产品到如今囊括9大系列、70余个品类的产品,依托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新质量理念和中国酿酒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啤酒全面重构产品结构,从“一瓶”到“一套”,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同时,生产模式也从单一大规模生产向小批量、柔性化、规模化、高效的多边平衡转变;销售模式则转型为覆盖各类终端、社区、互联网的全渠道销售。
上世纪90年代,青岛啤酒就成立了研发部门,但此前每年只能开发一到两款新产品。近十年来,青岛啤酒的新品研发力度明显加快,奥古斯特、红运当头、经典1903等系列高端产品,全麦白啤、黑啤、皮尔森等新品特供产品,传奇、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超高端艺术酿造产品相继上市,形成了优质的差异化产品组合,更加精准匹配各类消费者不同场景的需求。
青岛啤酒近年推出的“世界传奇”拉格啤酒,是获得业界广泛好评的创新之举,它有与葡萄酒相同的窖酿发酵工艺、与威士忌相同的原料和装桶工艺、与香槟相同的礼仪包装和撒花开瓶方式,博采众长,被誉为“绝顶高手”。
除了一系列产品创新外,在企业战略层面,青岛啤酒也在重新定义自己的边界,即成为一家集快乐、健康、时尚三大板块为一体的平台型、生态型企业。
快乐版块主打啤酒、健康版块主打水、时尚版块主打沉浸式酒吧场景,目前已在60多个城市开设超过260家1903酒吧,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和鲜啤、高端啤消费新高地。
以1903酒吧为标志,青岛啤酒将体验作为新的主消费场景,正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增长点,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为消费者创造值得记住的活动,将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在青岛啤酒看来,生产鲜啤酒容易,但把鲜啤酒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却很难,难点在于供应链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鲜啤酒送到各地。例如,青岛啤酒原啤酿造工艺要求严格,保质期仅有7天。为解决这一难题,青岛啤酒通过数字化驱动供应链,打破原有的订单发货模式,实现终端数据同步。目前,青岛原啤已实现同城2小时送达、山东省内次日送达、省外次日送达。此外,每家1903酒吧都配备了冷库,彻底解决了原啤跨区域运输的问题。
2022年,青岛啤酒时光海岸精酿啤酒花园将在青岛西海岸盛大开业。这座沉浸式啤酒+消费者生活体验MALL,汇聚度假酒店、威士忌俱乐部、啤酒SPA、创意烘焙、婚恋服务等时尚业态,打造啤酒体验新高能场景。这里打造的1903精酿工坊,是离海边最近的精酿啤酒生产线,入口处,透过全开放透明的楼板结构,可直接观察负一楼的精酿啤酒生产过程。消费者的品酒室建在酒窖里,杯中的精酿啤酒如海水的泡沫般涌动。
营销端,青岛啤酒的创新营销以“体育营销+音乐营销+体验营销”为抓手,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无论是在北京冬奥会内外与冰壶队成为“分享神器”,还是在世界杯期间推出1903彩色加油罐和纯生啤酒粉丝狂欢罐,带领球迷在28天9大城市9场狂欢派对打卡;无论是举办“传奇艺术之夜交响音乐会”、在近20个城市部署“IN音乐生活”,还是将青岛国际啤酒节带到全国50余个城市; 无论是每年在海外推出“十二生肖罐装”产品,让中国的孙悟空、八仙过海一展风采,还是十年前开始运营、、、等海外社交媒体,用14种语言在线覆盖100多个国家2亿多粉丝——青岛啤酒的创新营销,正在引发海内外消费者的共情与共鸣。
近年来,青岛啤酒的创新还凸显出大力推进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青岛啤酒“灯塔工厂”每天可实现20个以上品种的快速转产,品种转换时间较以往减少70%,产线效率提升30%,订单交付时间缩短50%。目前,青岛啤酒柔性私人定制最低起订量可达15箱。不同发酵周期和生产周期的产品、不同包装规格的产品、同一批产品不同目的地的产品,都可以通过扫码在大规模生产线上实现即时分拣、即时发货。
作为链条龙头,青岛啤酒还利用数字化工具带动玻璃瓶、易拉罐、纸箱等上下游产业链转型升级。在平度市青岛啤酒智慧工业园,供应商与青岛啤酒之间的生产数据平台打通,信息无缝对接。比如,马路对面的罐装厂完成个性化按需印刷后,就能进入青岛啤酒灌装车间,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和产品库存,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金周转率。
大海总是汹涌澎湃,创新的青岛啤酒永远年轻。
青岛啤酒120年历程,坚守与创新相融,坚守真理而创新,践行诚信而行远。
1903年创立之时,青岛啤酒年产量不足2000吨,如今已达日产3万多吨,从青岛的一个小镇到远销全球120个国家,这段沧桑的传奇,是时代的沉淀和一代代青岛啤酒人不断努力的结果。
相信梦想,相信幸福,相信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青岛啤酒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书写新的奋斗史。”青岛啤酒董事长黄克兴说。
《图片|视觉中国》
内容合作、投稿与沟通:
白名单:商业合作:
欢迎观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