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篮球界对日本篮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日本涌现出八村塁、渡边雄太等NBA球员之后。与中国男篮球员全面退出NBA相比,国内很快出现了“日本篮球即将超越中国篮球”、“中国篮球青训被日本碾压”等热议。在中国男篮失去奥运会参赛资格、八村塁在世界杯上大展身手之后,“日本威胁论”在国内篮球圈掀起了高潮,似乎中国篮球即将被日本篮球超越。
不过,对中日篮球的未来发展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有些操之过急。因为过去几年,国内对日本篮球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新闻报道上。我们知道日本培养出了八村塁、渡边雄太、马场雄大等人才,知道日本有乙级联赛,知道他们有混血球员、归化球员,但对于一些判断日本篮球整体发展情况的关键信息,我们却知之甚少。比如,作为日本篮球人才摇篮的日本高中篮球情况如何?日本职业联赛和日本青少年篮球如何衔接?如果连这些情况都不了解,又怎么判断日本篮球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怎么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自己的应对之策?所以在喊“狼来了”之前,我们先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日本青少年篮球吧。
日本青少年篮球基本情况
相较于中国篮球,日本篮球是拥有完整人才供应链的国家篮球体系,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将体教结合做得非常好的国家之一。青训体系完全由校园篮球承担,所有人才均来自教育体系,拥有统一的比赛平台和一套完整的训练、管理、比赛规则。从管理角度来看,相较于中国篮球青训,日本青少年篮球具有架构清晰、人才更集中、资源更多、管理更高效等优势。在日本校园篮球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日本高中篮球,所以要了解日本篮球,首先要从日本高中篮球说起。
说到日本高中篮球,就不得不提著名的“甲子园”(全国高中棒球锦标赛)。日本校园体育的发展与甲子园息息相关,因为甲子园是日本校园体育迄今为止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赛事。因此高中体育其他团体项目的赛制、队伍管理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甲子园的成功经验,篮球也不例外。
和甲子园一样,日本高中篮球也有全国高中综合体育大会篮球(夏季)比赛和全国高中篮球选拔赛(冬季)两个全国性比赛平台,参赛队伍来自日本各个市县,每届比赛一般有50-60支球队参赛。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综合体育大会夏季篮球比赛中,男、女组分别有53支球队和51支球队参赛。
赛制方面,这两项赛事的赛制和甲子园没有太大区别,所有球队分为两个半区,没有小组赛,首轮球队分为两组,所有比赛都是一场比赛决定胜负。赛程只有6天,每天一场比赛,要想夺冠,一场都不能输。唯一不同的是篮球首轮比赛轮空的球队更多,比如今年夏季赛首轮轮空的球队就有11支。这样的比赛贯穿了日本整个校园篮球,日本国内也有针对小学、初中、大学生的相关比赛,赛程和赛制和日本高中篮球两大赛事类似。
从运营上看,日本各级青少年赛事在商业开发方面都做得比较规范,为赛事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据日本全国大学生体育大会官网显示,2019年全国大学生体育大会共有8家赞助商,其中首席赞助商为日本著名企业宝矿力水特,日本最大媒体集团读卖新闻为官方媒体合作伙伴。如此高端的赞助商阵容也体现了日本校园体育商业开发的成功。
在学校方面,日本校园体育的发展也有稳定的财政支持,很多学校可以同时开展7-8个运动项目,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当然,财政支持毕竟有限,很多学校搞了这么多运动,财政拨款难以支撑,所以他们的资金缺口也会通过社会赞助、捐赠等其他经济形式来补充。即便是这方面,其实也和甲子园有很大关系。基于早年甲子园的成功经验,日本体育早就有了造星的意识,本土企业非常乐意培养实力雄厚的棒球、足球、篮球学校和体育明星,利用学校和明星做广告,早已成为日本企业的常规操作。
此外在组队模式上,日本篮球的组队模式也与甲子园高度相似。日本校园篮球队的招生非常开放,除了专业招生外,球队在校园内以俱乐部的形式存在,对所有学生开放。也就是说,只要你是学生,向球队提交过申请,就可以入队。不过入队后能否代表球队出战,就看你的能力了。教练组会根据队员总数和队员的水平来划分队伍。像福冈第一这样队员多的学校,整个俱乐部就有80多名队员,教练组会根据队员的水平将球队分为1军、2军、3军三个等级。队员少的学校只能按照人数组队,小学也未必能凑满12个人。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篮协对日本校园篮球的发展影响深远。日本篮协非常重视篮球的理论研究和普及,经常开展青少年篮球的研究活动,并在其官方网站上经常发布免费或付费的指导手册和文档,帮助全国各地的教练员和球员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日本篮协还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教练员考核制度,以保证教练员的水平。可以说,日本篮协对日本校园篮球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那么,如果要问日本校园篮球优秀不优秀呢?确实是优秀的,他们有非常完善的青训体系,并且取得了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篮球界体教融合的经典案例,日本校园篮球在运营和体系建设上其实已经做得无可挑剔了。但是,即便如此,日本校园篮球依然是一个存在诸多致命缺陷的青训体系。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日本篮球才没能像日本足球一样蓬勃发展起来。
日本青少年篮球的弱点之一:比赛结构和选拔标准不科学
其实如果大家仔细观察日本的高中篮球,就会发现这是一款被篮球漫画《灌篮高手》高度还原的篮球比赛。大家肯定还记得漫画里我们的主角队有多高吧。主力控球后卫宫城凉太身高168cm,得分后卫三井寿身高184cm,小前锋流川枫身高187cm,大前锋樱木花道身高189cm,主力中锋赤木刚宪身高只有197cm。
现实中,日本高中篮球的球员选拔,和灌篮高手里的漫画人物差别不大。为了证实这一点,我根据2019年日本全国综合体育大会10支球队的轮换球员身高做了一个小的统计分析,发现日本高中篮球各位置的平均身高为:控球后卫(PG)174cm,得分后卫(SG)180.6cm,小前锋(SF)184.6cm,大前锋(PF)189.5cm,中锋(C)200.4cm。考虑到日本球员身高超过200cm的很少,单一位置的平均身高无法反映日本内线的平均身高。我还集中对PF和C位置的球员做了一些统计,最后得出结论,日本高中4/5位置球员的平均身高为193.6cm。
此外,从最近两届U18、U19比赛的信息来看,日本U18国青队与日本高中队的情况基本一致,其五个位置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77cm(PG)、183.1cm(SG)、188.7cm(SF)、194.3cm(PF)、198.3cm(C),PF/C平均身高为195.7cm。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球迷已经看出了日本高中篮球的选人是完全和国际篮球背道而驰的,他们各个位置的球员都太矮了。虽然国际篮球并不排斥矮个子球员,但是像巴里亚、坎帕佐、托马斯这样的球员在各国联赛中毕竟是少数,而且都集中在一号位。但是日本高中篮球不光一号位身高矮,各个位置的身高数据都不符合国际篮球的标准。我们可以尝试把日本高中篮球队各个位置的身高套用到中国国家队的球员身上,就会发现日本高中篮球的身高问题有多么夸张。身高185cm在中国男篮打控球后卫的赵继伟和孙铭徽,是日本高中联赛3号位的身高,身高188cm的郭艾伦在日本可以打矮个子4号位。身高190-193cm的方硕和赵睿可以打日本的45号锋卫摇摆人,身高204-206cm的翟晓川和周鹏则是绝对的高中锋,因为日本高中生中,像他们这样身高的留学生不会超过5人。那么日本校园篮球为什么要这样选拔球员呢?这和他们的比赛结构有关。
本文之前提到过,日本校园篮球深受甲子园的影响,制定了一场定胜负、胜者晋级、败者淘汰的赛制。那么在这样的赛制下,球队之间的竞争究竟有多残酷呢?以今年的日本全国综合运动会为例,整个赛事的参赛球队数为53支,第一轮过后将有21支球队被淘汰,第二轮将有16支球队被淘汰,第三轮也只有16支球队被淘汰。也就是说,在这样的赛制下,只有30%的球队能够打2场以上,69%的球队打完2场就打道回府了。所以想要夺冠,就必须在各方面都拼尽全力。稍微放松一点,校园篮球冠军?就别想了。
但这样的赛制其实很不科学。因为青少年比赛最大的魅力,就是见证球员的成长,通过让他们犯错、失败,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最终见证他们成为伟大的球员。所以青少年比赛需要给球队一定的容忍度,这样可以输球,可以犯错,不至于被一场比赛彻底打垮。但日本校园篮球的赛制,其实就是扼杀了这一点,因为在日本,除了日本职业联赛,其他日本比赛都是“甲子园”性质的杯赛,从“天皇杯”到市郡分区赛,输掉一场比赛就没戏了。
在这样的赛制影响下,日本校园篮球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功利主义。文章前半部分提到,很多学校让190cm的球员打内线。要知道,日本篮协从来没有跟学校说过,没有高个子球员,就让矮个子球员打大位置。那么日本联赛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170cm的后卫?188cm的前锋?200cm以下的内线球员?这完全是因为学校自己招不到高个子球员,为了提高球队成绩,就照单全收,完全不顾球员未来的发展,也不顾国内职业篮球的发展。
日本青少年篮球的第二个弱点:球员位置过早固化和阵容小型化
除了“照本宣科”的问题,日本校园篮球风格成人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因为要在如此残酷的比赛中生存下来,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加强投篮和战术执行,用技战术战胜对手。那么这该如何做呢?方法很简单,就是让球员固定打1-2个位置,通过针对性的训练,让他们快速掌握这个位置所需要的技术和一些基本的打法、跑动要领,从而提高球队整体的技战术水平。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日本的高中、初中比赛中出现了不少13-16岁就固定位置的球员。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日本的大学联赛,也就是说,如果你13岁就固定了一个位置,那你很可能就会一直打这个位置,直到大学毕业。
位置过早固化,必然会带来相应的问题。比如那些身高180-190cm的前锋球员,在青少年比赛中可能表现非常出色,但打前锋久了之后,控球技术就会逐渐下降,不具备后卫那样的组织能力和防守阅读能力。等到他们到了职业比赛的年龄,职业队更希望他们打后卫。所以这些球员在进入职业队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重新锻炼自己,补课看能不能把自己变回后卫。这届日本国家队的球员中,田中大希、比江岛伸、马场雄大都有相关经历。
而且这里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渡边雄太在中学时期的经历。大家不知道的是,渡边雄太在13岁的时候身高并不高,只有160cm。当他加入初中队的时候,教练就把他当后卫来培养。结果在初三的时候渡边雄太的身高就开始飙升,到了高一的时候他的身高就已经达到了193cm。在他进入高中之后,他的教练对他的身高非常苦恼,因为渡边雄太在初中的身高欺骗了他。他觉得渡边雄太身高太高,应该打内线,但是又舍不得渡边雄太的控球技术,最后只好让渡边雄太成为“四位一体”的球员,让他随心所欲地打球。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日本校园篮球对于超小阵容的痴迷程度。
不过位置固化并不是最麻烦的事情,最麻烦的还是日本篮球的阵容规模如此之小,日本学校还在追求后卫核心。这种情况在现在的日本校园篮球中确实普遍存在,而其形成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除了强调战术执行和无球跑动的基本打法外,球队需要个人能力突出的后卫来掌控球队的整体进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川村长垣、富永圭、田中力等优秀球员。
但问题在于日本校园篮球的控球后卫实在是太多了,大家可以看我之前做的统计,日本校园篮球1号位的平均身高只有174cm,有的球员甚至还不到170cm,但这样的球员却掌握着日本校园篮球比赛中70%以上的进攻球权。这就导致了日本校园篮球其他位置的球员战术地位不高,主动进攻能力普遍较弱。2/3号位有大量的球员看上去投篮很准,但实际上功能却非常单一。4/5号位的球员就更惨了,因为在后卫核心的作用下,他们的内线任务变得极其简单,就是去弧顶给后卫掩护,然后拉开给后卫创造突破空间,而很多日本教练并不太重视这些球员在内线的基本功。本身身高就矮,又要把他们当低级蓝领来培养,所以现在很多190cm的日本球员基本功都很差,将来想改打后卫或者前锋,确实很难。
让人无奈的是,这样的问题最终还是要由日本国家队和职业联赛来买单。近几年,日乙联赛大部分球队都使用了两名内线外援。为什么呢?一是因为日本校园篮球培养出来的内线球员太差,很多都达不到职业比赛的标准。而职业球队又不得不使用大外援,因为日本校园篮球培养出来的优秀球员都是矮个子后卫、矮个子前锋,如果不选择内线外援,很有可能会被对方高个子内线球员碾压。所以现在无论是日本国家队还是职业联赛,都在为“日本特色”的年轻球员而头疼。
日本青少年篮球的第三大软肋:无法培养混血球员和留学生球员
近年来,国内兴起的几大“日本篮球威胁论”都提到一个观点,即日本近年来大规模培养混血球员和黑人留学生,而黑人普遍身体素质更佳,日本又擅长训练球员基本功,因此日本篮球会迅速崛起。
但这样的说法显然没有仔细调查日本混血球员和黑人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日本混血和黑人留学生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事情。日本社会接受外籍移民的历史由来已久,混血运动员也早就出现了。日本体坛外籍运动员归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涉及足球、田径等少数项目。随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体坛归化规模逐渐扩大,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说日本近几年才搞归化和混血的说法是不够准确的。说混血球员和黑人球员会帮助日本篮球迅速崛起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除了八村塁之外,日本的混血和归化球员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
大家不知道的是,日本校园篮球是真的不培养黑人球员的。首先日本校园篮球的教练们就有一个很错误的观念,就是对混血儿、留学生球员和日本本土球员一视同仁。其实你看看近几年的日本高中篮球,就会发现混血儿、黑人球员和本土球员是一样的,身高超过190cm的混血儿、黑人球员,80%都是打内线或者客串内线,不考虑对方有什么样的天赋,就让他们打内线,如果他们能练出像样的内线技术就行。但不好意思,日本校园篮球的教练们都喜欢用170cm的后卫核心,教练们也不觉得内线需要太多的功能,所以目前日本混血儿和黑人球员在场上的情况是这样的:上到线前做挡拆,然后跟着小个子冲进内线抢篮板,抢到篮板再二次进攻。但现代内线球员所必备的内线进攻技术、内线脚步、中距离投篮、外线投篮、贴身进攻、无球跑动、防守技术、站位等都还很欠缺,有的留学生球员来日本三四年了,连运球都不会稳定。
基本功差还好说,更夸张的是,日本很多校园球队给混血儿和黑人球员提供的体能训练非常落后,很多只注重提高球员的耐力和肌肉维度,完全忽视了科学的体能训练。所以日本校园篮球队的混血儿和黑人球员运动能力非常差,移动速度慢,对抗性差,爆发力弱,甚至有些黑人球员在日本待了3-4年,扣篮都困难,跟其他国家的黑人运动员完全是两个样子。
所以现在我们总在中国说日本校园篮球,说他们的混血球员和黑人有多厉害,这似乎有些可笑。因为日本校园篮球现在虽然热闹,但也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有些问题甚至阻碍了日本篮球的发展。而这些日本的混血球员和黑人球员更是尴尬,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最终会和很多普通学生球员一样,甚至打不了职业比赛,那么日本青少年篮球的威胁在哪里?日本混血球员和留学生球员对中国的威胁又在哪里?这真是一个我们严重高估的对手。
幸好,日本学校里有一位清醒的教练,他就是八村塁的恩师,日本明成中学的教练佐藤久夫先生。明成中学是日本校园篮球中为数不多的愿意用身高188cm-195cm的球员打后卫,用身高200cm的球员打前锋的学校。在佐藤教练的坚持下,八村塁在明成中学时打34号位的锋卫摇摆人,但练的是外线技术。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有了八村塁如今的水平。令人遗憾的是,明成中学在今年的日本全国高中综合运动会上表现不佳,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意外输给了能代工业高中。这也间接反映出,在日本学校坚持国际篮球风格是多么的困难。如今佐藤老师手下有山崎一(199cm)和须佐能乎琼斯(194cm)两位身材高大的外线球员,我们看得出即便输掉比赛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理念,但这样的坚持对于日本校园篮球来说实在是太单薄了,实在是杯水车薪。
日本青少年篮球与体育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其实,尽管我在文章中表达了对日本青少年篮球的诸多不满,但我对日本青少年篮球还是抱有极大的敬意。因为从日本高中比赛的很多细节中,你可以发现日本校园篮球已经变得和灌篮高手一样受欢迎,校园体育所提倡的道德教育、团队服从、坚强精神也深深扎根在所有球员、学生和观众的心中。因此,对于日本的教育来说,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日本校园篮球确实是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典范。
对于日本篮球未来是否会超越中国篮球,我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因为在我看来,日本青少年篮球在体教结合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已经严重偏离了日本次级联赛作为日本职业篮球的补充的轨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影响日本篮球的整体发展。虽然日本篮协和乙级联赛近期已经开始运营日本U15和U18青少年联赛,但这项赛事今年才刚刚开始,而且从U15比赛的情况来看,乙级联赛承办的青少年比赛和日本校园篮球没有太大区别,所以一切都需要从长远考虑。
另一方面,日本篮球如今受到日本老龄化问题的影响,他们每年出生人口从1995年起就高达122万,到了2018年,日本出生人口只有91.8万,这样的人口增长率,未来日本篮球人口规模将进一步缩减,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日本篮球的未来都将是极其艰难的。
至于中国篮球,日本篮球给了我们一些思考。我们也在进行体教融合,但日本体教融合的例子就在我们眼前。CUBA和全国初高中联赛在未来的中国篮球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我们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日本校园篮球好的地方我们要学习,日本校园篮球不好的地方我们要重视,我们真的没必要走日本校园篮球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