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们都说足球是最有悬念,最容易出冷门的呢?”
最直观的解释,当然是相对于篮球、排球等运动来说,足球的总得分是最低的。
至于为什么比分低,我之前也做过一些粗略的解释:足球场地大,每支球队球员多,用脚处理球肯定没有用手准确等等,但当时并没有对足球运动“极其随机”的特性进行足够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但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的看球观念、对足球的理解发生了非常明显而深刻的变化——所以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我想以标题中的问题作为年度总结的起点,和大家聊聊足球比赛中的“必要性”与“偶然性”。
足球可以忽略回合数
说到足球的独特之处,很多人都会提到,足球比赛的进程并不是严格以回合为单位的。
它不像篮球,每次进攻都要在一定时间内(比如24秒)完成,否则就要交换球;也不像排球,每一分都是由一方发球,另一方接球开始(而排球的大多数进攻都需要遵循相对固定的流程)。
第一,没有时间限制;第二,没有流程限制;第三,没有固定模式(篮球比赛的攻防回合大多还是五个人进攻,五个人防守)。这就意味着足球比赛的进攻回合可以变化很大,【回合数】这个指标在足球比赛中并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场足球比赛,A的进攻时间是B的三倍,但是A的进攻回合数可能比B的少,因为A从发起到完成一轮进攻可能需要2分钟,而B只需要30秒。
这种回合数的导向意义,恰恰是很多其他运动项目很难出现爆冷的原因。
在篮球比赛中,如果我们把一次成功的投篮或罚球机会视为一次进攻回合,那么如果一方的进攻回合比另一方多 25 次,就认为是多投篮 25 次。那么如果你的投篮次数比对方少这么多,你如何能够爆冷获胜呢?
显然,我们只能尽力提高我方球队的投篮平均得分,尽力压低对手的平均得分,体现在比赛中就是投更多的三分球和押注爆发力(提高得分)以及希望对手的投篮极其不准(降低得分)。
也就是说,平均每杆成绩其实体现的是你在进攻回合中的“平均回合质量”,这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数量不足,就必须提高质量。
实力占优的球队,一方面可以通过进攻篮板、抢断等创造进攻次数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更高质量的运球、传球和投篮(以及对这三者的防守)创造进攻质量上的优势。
这样一来,面对实力差距导致的回合数差异,虽然偶尔会有奇迹发生,但篮球运动总体出现爆冷的概率还是非常非常小的。
这一点运用到排球上也是类似的,排球中高质量的防守可以直接转化为得分(拦网),而篮球中很多抢断只是拿到球,能否进行快攻并不一定。
在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项目中,进攻回合数的差异将更多地体现在优势的积累上——实力更强的选手创造更多的进攻回合,通过进攻逐渐建立优势,最终拿下制胜分或迫使对手犯错。
当然,这里的“进攻回合”是指广义的“夺取主动权的动作”,而非打法意义上的攻防。例如用高质量的削球建立优势,或是直接接发球回击对方场上较深的位置,都可以算作进攻回合。
现在已经很清楚,足球可以非常无视控球次数,甚至完全忽略控球次数。
我在一场比赛中比你少进攻25个回合,甚至少进攻58个回合,但这并不影响我创造更多威胁性投篮的能力:你多出来的进攻回合能积累多少优势?其中有多少转化为投篮?
哪怕一场比赛中我只有20个甚至10个进攻回合,也有一定的进球可能性;就算我进球不了,我也有比上面更大的可能性至少不输掉比赛。在淘汰赛的意义上,我可以把你拖进点球大战,这会大大增加我的获胜几率。
相较于上述运动,足球的“平均回合质量”(或者说进攻成功率/转化率)明显较低,导致足球优势积累缓慢且低效,这两部分也将是本文要讨论的两大主题。
足球的进攻转化率确实太低了
我们举一个篮球的例子,在北京时间昨天波士顿凯尔特人队 120-118 战胜多伦多猛龙队的比赛中,根据 NBA 官网的实况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两队的进攻成功率(进攻得 1 分以上即为成功):
两队共进攻成功52次,其中猛龙全场进攻103次,成功率为50.5%,凯尔特人全场进攻96次,成功率为54.2%。虽然这只是一场比赛的情况,但也清晰的看出了篮球比赛中进攻成功率的高低。
粗略地说,即使我们去除所有导致罚球的进攻回合,只看投篮的回合,NBA 目前最可靠的球队的命中率也超过 40%。
而对于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运动,由于并非直接身体对抗的项目,得分模式也与篮球不同,因此“进攻成功率”并不容易直接量化——但如果以“击球在界内”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那么顶尖选手的成功率无疑是非常惊人的。
就像网球和羽毛球都能打出一些击中球线的精彩击球一样,虽然在乒乓球比赛中故意击中球门边很困难,但打出接近球门边的非常极端的回球却并不罕见。
那么问题来了,足球进攻的成功率大概是多少呢?
以本赛季的德甲联赛为例,各支球队的总射门次数为3876次,总进球数为480个。虽然无法准确统计出具体回合数,但假设平均每4.5个进攻回合就会有一次射门也不为过,毕竟这包括了所有的进攻回合,甚至从球门球开始。
如此算来,进攻转化率大约为2.75%——即便你不同意4.5的估值,但低于4%的转化率估值也不应该过分。
所以,无论是场地大、人数多、脚下精准度不够等解释,本质上都指向一件事:足球的进攻转化率太低。
在篮球比赛中,如果球传得不好,还有可能犯规,或者随便扔出去争前场篮板;在足球比赛中,哪怕每次传球都是理想状态的90%,但随着传球次数的增多,到最后一个环节准确率就会严重下降。
更何况体育场还那么大,传球链条上还那么多人;如果要减少链条上的参与人数,就得增加距离,传球的理想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上面甚至没有提到高强度对抗带来的干扰,也没有考虑到体力下降带来的准确率下降,哦对了,球门前还有守门员。
更糟糕的是,足球比赛中的进攻转化率不仅极低,而且这个转化率的上下限波动也很大。
篮球比赛中,各队的命中率一般都在一定范围内(比如40%-55%),异常值属于相对个别情况;网球比赛中,非受迫性失误可多可少,但也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毕竟汉图楚娃三局丢掉106个失误的现象极为罕见。
一场足球比赛,一支球队可以在100+轮进攻中一球未进,也可以在20轮进攻中只进3球;最重要的是,它不像篮球、网球等有大量得分轮次的运动,在这些运动中,只有一小部分1-0能够直接决定比赛的结果。
那么,如何看待这种转化率上下限的巨大差异,如何看待足球中极低的进攻转化率,就是我在标题中提出的问题:
至于2%或者3%的转化率,是量变引起质变(必然),还是球员凭借出色的转化能力,将转化率极低的机会球成功转化(偶然)?
通过不断完善传跑配合,不断从更接近对方球门的位置发起进攻,球队的进攻转化率能不能提高?这种改进是否具有实质性的效果?
进攻回合数越多是否越容易实现质变?如果没有质变,是应该追求增加回合数(量)还是提高成功率(质)?
大家应该能够体会到,上述对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描述,其实对应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足球比赛执教和观赛风格,就如同图中的两位教练一样。
我先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我是一个“偶然主义者”,我相信在一场足球比赛中,进攻十几次、二十几次,都可以进球——只要抓住那些真正可以“拼尽全力”的关键回合。
如果你是一个“必要”的人,你应该说“如果你在一场足球比赛中进攻100次,肯定会有变化。如果100次不够,那就将回合数增加到150次或200次。”
其实,几年前我也被认为是“必然派”,或者至少相信偶然派的球队,羡慕必然派的足球。但在这几年的看球中,我渐渐怀疑必然派所追求的超高精度的现实意义,进而彻底转向偶然派。
足球有必要这么精准吗?
这应该是必然与偶然之争的核心问题。篮球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你必须把球相对准确地投进篮筐;乒乓球也不存在这个问题,双方甚至比拼谁能在高速、高旋转的情况下把球打得更准。
也就是说,打篮球时,你不能直接把球扔进对方的篮筐里,然后回来防守;打乒乓球时,如果你只是随便打一球,试图上台,不管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等待你的很可能就是对手的制胜分。
但足球可以。足球是一项有很多长传、很多不准确的长传以及大多数进攻控球不精准的运动,这些都很好。
因为用脚控球、处理球在大样本中很可能不够准确,所以那些令人惊叹的精准停球和传球往往会成为亮点,成为足球比赛的魅力之一。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只要人体结构没有发生本质的突变,只要在强对抗下,动作会受到强烈的干扰,大量跑动/对抗后体力会下降,动作质量会下降,那么足球就会相当不准确,追求提高准确度也会相当有限。
个人如此,足球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11名球员组成,他们的特点和现场条件各不相同。比赛场地很大,还有第三维空间可以利用。在进攻端实现时钟般的完美可能很美妙,但这样的“精确”真的可以实现吗?
因此,我的进攻理念其实是追求“方向的准确”,而不是每次进攻都高度追求“精确度”。
比如阿莱格里经典的“右传左接”战术,曼朱基奇在左边锋位置,小后卫错位,我觉得只要坚持这个错位,不直接把球传到曼朱基奇身后,如果有一两次好的传中,还是有机会的。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也是阿琼支持者经常听到的问题:你们的进攻总是依赖于假设和运气,那么这种运气能持续下去吗?你们下次还会这么幸运吗?
那我想问一下,你们是不是很少听到必然派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们宣称的进攻准确度,你们真的能做到多少?真的能给必然派带来质变吗?你们总说要靠准确度和默契度,但这种准确度能持续吗?你们下次还会这么准确吗?
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质疑?的确,从比赛来看,这种程度的准度似乎是可持续的,不会随着体力的减弱而衰减。
但球员不是棋子,处理球不能简化成均匀稳定的粒子。如果你不亲自上场踢球,真的很难理解保持球的高精度传递有多难。我很喜欢一篇用图论来解释瓜迪奥拉体系的文章,但现在看来太离谱了。
瓜迪奥拉的体系当年风靡足坛,引得众多球队纷纷效仿,仿佛找到了一种可以学习、可以量产的足球最优解。现在我发现,这个体系恰恰是最难模仿、最独特的,而偶然的“运气球风”才更具普适性。
谁拥有如巴萨般出色的球员群体,或者如曼城般丰富的资源?
即便是能满足瓜迪奥拉精准度要求的曼城,也是在引进了阿坎吉和哈兰德两大禁区补强后才夺得欧冠冠军的。而且在决赛中,他们面对资源弱很多、打法也没有想象中“先进”的国米,也未必有那么明显的优势,还是得靠“运气”。
做好防守组织,明确各条线的人员结构和攻防大体重点,通过方向的“准”尽可能凸显球队的强项,并以此为核心带动整体,听起来比追求11个人之间完美的默契和绝对的精准要容易得多。
这里也想分享一下一位球迷朋友(应该是必然的那位)在皇马夺得21-22赛季欧冠冠军之后的感想,当时这个冠军让他再一次怀疑起自己对足球的理解。
简单来说,他认为足球的进攻转化率有一个上限,但皇马在欧冠淘汰赛阶段轻松超越了这个上限,7场比赛打进15球,射门25次,在场均比对手少3次射门的情况下,成功通过一次次考验,最终夺得冠军。
当然,这并不超出我作为一个相信机会的人的理解——因为我认为如果你拥有一名控球能力超强,并且能够将对手的进攻威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明星球员,那么这种“如果”是可以复制的,这种运气是可以持续的。
运气在多大程度上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可能是两派争论的焦点之一。
我写足球分析文章十余年,随着观念的转变,近两年逐渐从定量分析转向定性分析。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好像在说足球不科学;但足球确实不那么科学,至少不是一门绝对先进的科学。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尽管如今足球比赛的数据维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数据对足球比赛的还原程度仍然很差,尤其是由于足球比赛没有固定的回合,很难明确每次攻防的关键点。
以非常流行的“预期进球”指标为例。当我的球员有能力反复将预期进球数为 0.05 或更少的射门机会转化为进球时,如果他们在一场比赛中落后你 1 个甚至 2 个预期进球,这有什么关系呢?
且不说最基本的面板数据,偶然派就是那种根本就不在乎“为了投篮而投篮”、“为了控球而控球”的派系。
足球中的死球有特殊含义
我们前面提到,足球比赛的平均质量极低,这使得优势很难积累;另一方面,打断甚至消除这种优势却相对容易,因为很少有运动项目像足球一样,能通过创造“死球”来实现大量价值。
足球场地非常大,从后场向前推进进攻是一门学问,不像篮球,大多数回合都是进攻方轻松地将球移过半场并开始半场攻防。在足球比赛中有效推进前线的成本可能非常高,但将前线向后推则相对容易。
因为足球可以通过连续传球或个人盘带推进,也可以通过“制造死球”推进,比如我踢球,前锋和对手争抢头球,对手没办法只好将球顶出边线或犯规,那么我就可以推进几十米,获得定位球。
对于那些相信必然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理解且无法消除的问题。有很多球队在脚步和准确度上不跟你竞争,面对你的高压防守时选择用长脚传球。你没有办法完全阻挡,你也无法控制头球的准确度(它不如你的脚那么准确)。
因此,完全有可能反复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我好不容易通过传球和跑动积累的优势,你却用死球打破了,我又得努力重新建立优势。更何况这种死球不仅能让对手前场推进,获得喘息空间,还带来了进球的可能。
2004年欧洲杯决赛,希腊踢的就是塞塔里迪斯右路传中寻找角球,找到角球后,有人射门得手,锁定胜局的比赛。这种大部分时间含糊其辞、少数时间精准的进攻模式,在高强度的比赛中,效率未必就不如精准。
正因为如此,我对很多“现代足球”支持者所说的“传球”并不是那么感冒——要知道,在关键区域没有接球而传球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从比赛或者数据的角度来说,很容易把重心放在传球而忽略接球。
如果我有一个中锋,他的拿分成功率是70%,我可以直接把球传给他,让他打定位球或者头球,那我何必费劲地从后场滚球呢?只要能把防线向前推进,就不应该有高低推进方式之分。
只要对手能以此种方式制造死球,以一定的频率获得相对稳定的推进,就很难高效地实现预期的优势积累,往往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头开始,更何况这种积累的转化率很低。
写到这里,似乎已经比较好的解释了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也算是对自己这两年看球观念更新的一个总结和总结。不过,关于标题问题的讨论和思考还是会继续的:
您认为足球比赛中机会的转换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在您理想的足球比赛中,运气占多大比重?
您认为机会党在每场比赛中寻求机会的足球哲学能够实现吗?
您认为必要的学校能在多大程度上为足球比赛带来精准度?
…
2024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