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设有体育学院、运动学院、心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体育工程学院、体育工程学院、体育工程学院4个院系,国家体育总局党校、体育工程学院、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学校。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是我国体育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院校之一。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3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学科布局涉及教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学校体育教育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全部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1个;体育教育学科整体水平在前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居第一,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居“A+”级。 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新闻学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体育学、新闻传播学、汉语国际教育、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应用心理学6个硕士点,拥有全国首个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体育科普基地1个,北京市高等教育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科研基地2个,体育科学社团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有中国体育战略研究院等中国智库指数(CTTI)源头智库4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高端智库1个。图书馆藏书135余万册。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学生1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9800余人,研究生3500余人,近五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均超过北京高校平均就业率。
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世界视野、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端定位,坚持教育、培训、科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坚持高端化、一体化、国际化、协同化“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新型体育人才。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近十万名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体育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干部。 为我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奥林匹克运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国际奥委会授予的“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3位校长钟世同、马其伟、金吉春分别荣获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银质奖章”“体育学习与研究奖”和“体育与教育奖”。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2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3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项目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7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创刊于1966年,现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 《体育科学(英文版)》创刊于2019年,是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北京体育大学主办的体育科学领域英文学术期刊。
建校以来,学校与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159所国外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培养了来自106个国家的15000余名留学生。其中,奥列格·马迪申博士2015年当选为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学校先后为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特萨授予博士学位;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7位国际知名人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为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吉安·弗朗哥·卡斯帕、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内斯等8人授予“荣誉教授”称号,为国际奥委会高级顾问吉尔伯特·马吕斯·费利授予“客座教授”称号,并聘任其为“名誉部长”。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项目、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政府公派研究生项目、欧盟教育委员会“伊拉斯谟+”师生交流项目资助院校。体育人体科学与竞技体育训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体育科学与健康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分别获教育部、科技部批准。学校依托国际化办学平台,统筹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建立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全程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