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5点,16-17赛季的最后一场赛事——斯诺克世锦赛将在英国谢菲尔德拉开帷幕。今年世锦赛的举办地克鲁斯堡剧院正迎来40周年,共有18位选手在此夺得过世锦赛奖杯。和其他体育赛事一样,历届在克鲁斯堡剧院举行的世锦赛也有一些“规矩”,下面就来盘点一下:
规则一:5号种子选手从未赢得过世界锦标赛
自世锦赛登陆克鲁斯堡剧场以来,前三届正赛仅有16名选手参赛,1980年、1981年增至24人,1982年起增至32人,排名前16位的选手直接保证进入正赛,而从这一年开始,世界斯诺克联合会按照排名将前16名选手蛇行抽签排列。回顾过去35届世锦赛冠军对应的种子号,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有5位种子号(6、8、12、13、15)从未获得过世锦赛冠军。纵观本届世锦赛的种子顺序,希金斯、傅家俊、奥沙利文、梁文博、麦克吉尔恰好是上述序列中的种子。如果这一规则成立的话,这五个人今年就会陷入困境,而这五个人中就包括了75双雄和两名中国球员。
规则2:4/4区将在奥运会后无缘世界锦标赛
今年是不是奥运年后一年(世界杯前一年)?回顾奥运年后克鲁斯堡剧场举行的世锦赛,除了1985年和1997年,其余八届世锦赛冠军均属于上半区,1985年冠军泰勒和1997年冠军多赫蒂都在3/4区,显然4/4区没有奥运会后1届世锦赛夺冠的记录,今年4/4区的种子选手有小特、霍金斯、麦克吉尔和卡特。
规则三:中国公开赛前4名的选手很少在世锦赛上有好成绩
由于中国公开赛是2005年恢复举办的,由于距离世锦赛开始时间太近(中国公开赛决赛和世锦赛开始时间只相隔12天),中国公开赛的成绩也会对世锦赛决赛产生一定影响。在过去的12届中国公开赛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公开赛的冠军和未能进入中国公开赛半决赛的选手,之后都没有获得世锦赛冠军,中国公开赛的亚军也只有在2009年获得了世锦赛冠军,希金斯就是这样的人。
如今斯诺克赛程非常紧凑,球员要来回飞行,消耗很大体力。中国公开赛距离世锦赛太近(只有12天),如果球员距离中国公开赛太远,不仅不能为世锦赛储备足够的体力,还会因为来回飞行带来的时差影响到世锦赛的备战。80年代王者、6届世界冠军史蒂夫·戴维斯就表示,世锦赛是很重要的赛事,要多方面准备,而且这种准备比其他赛事要充分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有赛事距离世锦赛很近,那么这个问题就客观存在。
毕竟中网结束后,球员们就飞回英国适应时差和身心,这给他们的世锦赛备战时间不到10天,10天显然是不够的,如果这个规则一直奏效的话,那么塞尔比和威尔逊就没希望夺冠了。
规则四:通过资格赛夺得世锦赛冠军的先例很少
世界斯诺克联合会实行排名积分制以来,从资格赛夺冠的选手只有2005年的墨菲、1979年的格里菲斯。客观地说,大部分资格赛选手在技术和心理上都不如TOP16。世锦赛采用长局赛制,大大减少了意外发生的几率,这种技术和心理上的差异在长局比赛中更容易展现出来,本届世锦赛的16位种子选手,确实代表了目前斯诺克的最高水平。虽然16强之外还有多特、艾伯顿、马奎尔等名将,但这几位选手已然大不如前,不太可能再获得今年世锦赛的参赛资格,他们是赛场上最会耍帅的黑马。
规则五:上届世界锦标赛亚军很少能夺得下届世界锦标赛冠军
四十年来,克鲁斯堡剧场见证了两代网坛天王和奥沙利文卫冕,但前一年亚军次年夺冠的人数,远少于成功卫冕的人数,只有1987年戴小杰夺冠,2000年韦斯和马克威廉姆斯都做到过。这个规则对于去年的亚军丁俊晖来说十分不利,不知道他能否完成这一壮举。
规则六:PTC总决赛(玩家锦标赛)冠亚军将无缘世界锦标赛决赛
PTC总决赛是赫恩回归台协后推出的一项性价比极高的排名赛(今年改名为球员锦标赛)。过去六届PTC总决赛的冠亚军不仅在随后的世锦赛中没有夺冠记录,而且也没有进入决赛。如果今年继续这种格局,那么小特和傅家俊今年将无缘决赛。
仔细想想,这个规律也不完全是巧合,因为在过去6年里,凡是获得PTC总决赛参赛权的选手,一定都积极参加了PTC分站赛,并在PTC分站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无形中加剧了选手的体能消耗,但今年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因为台协取消了PTC赛事。然而球员锦标赛是以赛季排名为依据的,奖金排名最大的特点就是,仅靠参加更多的比赛并不能赢得高排名,需要在单项赛事或者多项赛事中走得更远,丁俊晖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龙参加的赛事并不多,只是靠着上海赛和全锦赛的一冠一亚军,成功晋级球员锦标赛,但并不一定会消耗更多的体能。
如果上述六条“规则”能够实现,那么意味着本届世锦赛的冠军将只会是瑞恩·戴、罗伯逊、墨菲、宾汉姆和艾伦。最终结果会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